敲警钟!9岁孩子左眼仅被照射几秒钟,就导致失明!

2022-03-14 0

前些日子,有这样一则新闻引起了家长朋友们的关注:

新闻回顾

今年9岁的小军(化名)是一名江西省南昌市某小学三年级的学生。2020年10月8日,小军放学后缠着妈妈买了一只激光笔。

1.jpg

图为小军同款激光笔


10月9日下午,好奇的小军拿着激光笔照射眼睛短短几秒钟时间,左眼就感到不适,然后眼前一片漆黑。随后小军父母将小军送往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诊治。

2.png

图为小军眼底彩照报告单


经医生诊断,小军的左眼被激光笔灼伤,从而引发左眼眼底黄斑区变性,小军的左眼视力仅为0.04。从医学角度来看,视力低于0.05即可定性为失明。

3.jpg

图为小军父亲


医生表示:“眼睛损伤,是不可逆的,即使戴上眼镜也不可能恢复了。”

4.gif

图为一束激光可点燃一根火柴


“激光笔”事件时有发生


早在2016年国家质检总局就组织开展了激光笔、儿童激光枪等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的监测,并发布了《保护儿童眼睛产品质量安全认知调查结果》。


调查发现:激光笔在“较大安全隐患的儿童类产品“中,位列第一。


近年来,激光玩具导致人眼损伤的事故频频发生。就连明星也没能幸免,蔡依林、蔡徐坤、王源、陈伟霆等都遭遇过在台上演出时被激光笔射伤眼睛的情况。

5.png


成年人在被激光笔短暂照射后都会造成视力的损伤,更何况是尚在发育的儿童青少年的眼睛呢。


我们发现,有很多家长知道激光产品对眼睛伤害的影响,也会认真阅读产品使用说明书,但并不会定期为孩子进行视力检查。


在此调查中,虽然有97%的家长认为激光笔不可以作为儿童玩具给孩子玩耍,但是仍有29.8%的儿童接触过激光类产品,并有2.9%的孩子出现过伤害事件以及发生过危险。


6.gif

图为一束激光可截断一根火柴




激光产品的危害


激光笔制作原理是通过受激发射光束,其强度体现为激光辐射功率。如果激光辐射功率过高,会对人体造成化学伤害和热伤害,特别是对尚处于发育阶段的儿童青少年。


实验表明,日常使用的激光笔的功率一般在1~5W,有的甚至高达10W,这远远高于FDA(美国联邦法规则)所规定的5mW的安全值。


如果眼睛和皮肤受激光辐射后,最为常见且最为严重的损害为眼底视网膜受损。


黄斑是视觉最敏锐的部位,如果用激光笔照射眼睛,光束到达视网膜黄斑部后,很容易造成黄斑热损伤,这样会引起各种黄斑病变,导致不可逆的中心视力降低,严重者会致明。


微信图片_20220314171751.jpg

给家长的一封信

由于“小军激光笔”类似事件频频发生,因此江西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联合江西省教育厅为中小学生和幼儿的家长发布了一封“加急”信,目的是提醒家长要以孩子的安全为重中之重,做好激光危害防范和安全教育,以防意外的发生。


尊敬的家长朋友:

您好!近年来,儿童误用激光笔(激光指示器),致使视力永久性下降、皮肤灼伤的事故时有发生。为此,江西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江西省教育厅联合发布消费警示,提醒广大家长朋友,以孩子安全为重,做好激光危害防范和安全教育,防止意外发生。

 

在此,请各位家长做好以下几点:


!

图片

了解激光产品安全类别

按照国家标准《激光产品的安全 第1部分:设备分类、要求》的分类,激光产品危害程度由低到高依次为1类、1M类、2类、2M类、3R类、3B类、4类,只有1类激光产品在合理可预见的使用条件下被认为是安全的,允许作为儿童玩具。但需注意,不当使用任何发光产品都有可能损伤视网膜


!

图片

请勿选购1类以上激光产品作为儿童玩具

选购儿童玩具时,应仔细查看、确认玩具是否带有激光器。正规的激光产品会标记安全类别,不要购买1类以上或者类别不明的激光产品作为儿童玩具,使用时切勿直照眼睛或通过光学仪器(放大镜、望远镜等)观察光束。拆卸或者更换激光玩具显示图案模具时,应有家长在场。


!

图片

注意日常安全防范和教育示

绝大部分激光伤害事件发生在儿童身上,受损伤部位主要是眼睛和皮肤,高能量激光可以在未引起眨眼反射的情况下(通常时间不足1秒),对视网膜的感光细胞造成不可逆伤害,严重可致永久性视力下降甚至失明。应向儿童宣传相关的激光辐射危害知识,告诫儿童不购买、不使用大功率激光笔


!

图片

规范使用并妥善保管用于办公的激光笔

办公演示所用的激光笔大多为3R类激光产品,绝非玩具。请规范使用激光笔,严禁直射眼睛、干扰他人正常的视物、指示空中飞行器等。同时,务必确保将激光笔放置在儿童无法触及的地方



江西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

江西省教育厅

2020年12月17日


各位家长朋友们,请您切实行使监护人的责任,重视安全教育,防范安全事故发生,让我们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而共同努力!


公众号二维码.jpg

扫码关注公众号|获更多科普信息


To Top